一只芭蕉院的360度侧记
文字 :心匠
图片 :心匠
“丛蕉倚孤石,绿映闲庭宇。”<1>
顾名思义,所谓的芭蕉院即是以芭蕉为主题的庭院。芭蕉的肥绿青翠相间相生,浓妆淡抹,概出一丛。它的色泽光滑,质感如织。而在叶形上,尺度硕大,又摇曳多姿。以粉白无暇的院墙为壁,芭蕉的多变姿态,不同浓淡的绿意,才得以有尽情展示的舞台。它多植于墙根院角是先人的审美也是经验。
梁宅芭蕉院
明代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品评芭蕉:
“绿窗分映,但取短者为佳,盖高则叶为风所碎耳……不如棕榈为雅,且为塵尾蒲团,更适用也。”<2>
一向品味高格的文震亨却认为芭蕉在棕榈之下,实在匪夷所思。棕榈罕见于传统园林中,而芭蕉常植,很难想象文震亨产生如此观点的动因。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却对芭蕉有很高的评价:“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3>李渔讲出了芭蕉与竹一样能使人产生气韵和风度。这大概便是芭蕉受人喜爱的风骨精髓。
梁宅芭蕉院
古人对庭院中所植的芭蕉总有种哀愁的心境。雨打芭蕉,片片湿,如白居易“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4>般的咏叹在中国的诗文史上也不知重复上演过多少次。但这种物哀本身,究竟是一种愁,还是一种美,每一个不同的人却都别有一番滋味。夜雨芭蕉确乎为芭蕉意蕴之一种。
除此而外,芭蕉在庭院中受欢迎还在于它自身温性爽快,风姿见凉。芭蕉不如竹子可四季常青,它仅仅是为夏天而生的植物。杨万里有《咏芭蕉》诗:
“骨相玲珑透八窗,
花头倒插紫荷香,
绕身无数青罗扇,
风不来时也自凉。”<5>
这首诗写出了芭蕉给酷暑中的人们带去的凉爽感。这种“凉爽感”的形象本身大概就是庭院多植芭蕉的最大推手。
元刘贯道《消夏图》中的芭蕉是构成主题的元素之一
杭州梁宅现为广兴堂国医馆。其中有两处植有芭蕉。第一处在入口边院那里压角,既作为入口对景,又作为空间引导而存在,使人在夏天一进入梁宅便有消暑的体验。
更为有趣的是宅中的另一处芭蕉院。它在梁宅西路轴线最末端,是养慎居北侧的一处高窄天井。北天井不如南天井有充裕的阳光洗礼。太阳往往只是从天空先打落在白墙上再反弹至天井的每个角落。虽则抵挡不住冬天的阴寒,但对夏天来说却是乘凉的胜地!芭蕉植于阴凉的北院更加强调了宜夏的主题。
梁宅芭蕉院芭蕉之茎根
梁宅芭蕉院芭蕉之茎根
芭蕉院三侧为二层建筑环抱,一侧为高墙所围。东西两侧是两个垂直交通空间。南侧一层为大空间保健茶室,茶室直抵琵琶院南边界。它的二层为小空间保健诊室,串接起诊室的是紧临芭蕉院的外廊。二层形成一个匚形动线,匚形的端部连接东西两个楼梯。芭蕉种在一个长方形砖台里,依白墙而植。夏日的芭蕉茂盛高大,它穿过天井口,高出二层建筑的屋檐,直戳向天空。整个芭蕉院是梁宅昏暗的长长的内走廊的空间收束。
梁宅平面示意图中的芭蕉院位置(图片来源:网络图片加工而成)
种种布局,种种动线的组织,芭蕉的设置都是一般古宅中常规的做法。一切都看上去简洁明了。但在这表面的平凡中,却有着不凡的打动人心的魅力!这与前文中已经阐述过的根植于文化本身的芭蕉院的神韵之美,气度之节,纳凉之意不无相关。但一个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样的感觉纳入心灵之中,形成对芭蕉院整体建筑意的感知的呢?笔者认为这与芭蕉院的体验方式有关!
梁宅芭蕉院仰视
体验芭蕉院的最佳方式还在于静观。李渔称“尺幅窗,无心画”,计成又说“窗虚则蕉影玲珑”。芭蕉盈窗,视为蕉窗。通过窗户的捕捉,进入尺幅画中的不仅有画意,翠绿带来的养目之娱,还有芭蕉的气息,摇曳于风中的声音,以及随风律动的光斑。人类的五官所能体验到的一切,将透过蕉窗,随着静寂的内心渗入血液之中。即便是雨落后,雨滴在蕉叶上的腾挪都能影响到人类感知。梁宅芭蕉院南侧一层面对芭蕉院的界面,是一排可以连续折叠打开的门扉。当全部打开时,巨幅芭蕉画便展现于眼前。而当只有三两门扉小幅开启之时,院子里芭蕉的绿意也会随之泄露进来。
二层紧靠外廊的小窗为体验芭蕉院展开了不同于一层的新的尺度。二层层高较低,再加上檐口的水平线引导,视线总是被导引至芭蕉上。小窗如手绢,是个人独处的空间,适合一个人探出头去张望。
纳翠入窗
梁宅的芭蕉院由于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存在,其体验方式不只是支窗映蕉的静态观赏,更有移步换景的变化之美。俯视、仰视、平视;深远、高远、平远。各种不同的角度,各种不同的对于同一事物的感知都在运动中叠加成一种连续的印象。随着人的运动,随着蕉窗的起闭程度,随着天气的冷暖,风雨的有无,这种印象也在变化调适。但最终它给予每一个人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不断变化的建筑体验。
蕉叶穿天井口
不同于定点视觉,这种体验是360度,无死角的以人的身体去体察空间。在芭蕉院中人活动的轨迹虽则自由,但大体总是与院的长边平行。这是院子的形态所暗示的。人在院子中经过,平视的角度只能看到芭蕉的枝杆。芭蕉依墙而立,如画如幕。如果按照定点视角的逻辑,似乎留一个一定的观赏距离为更佳。
但一个空旷院子远比不上一个窄缩的院子更给你身体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促使你调动眼睛和步伐。不只是简单的平视,还有仰望和俯瞰,不只是正向观看的角度,还有侧着看,背着看。吸引人的本能欲望是人类天性想获得一个全知全识的角度,以把握琵琶院的全局。此所谓最佳观赏点。在琵琶院中,处处是最佳观赏点,却又处处不是。因为哪怕任何一个固定位置的观赏都需要视线随着芭蕉生长的方向上下移动。在这种调动身体去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崭新的动人。
琵琶院虽四壁围闭,但仍有顶部留白,与世界流动。芭蕉遮天蔽日,在芭蕉院中形成一个新的覆盖。它不仅调适了原本窄高的院子尺度,也给人以功能上形式上的阴凉感。随着视线逐渐抬高,空间也逐渐更加明亮起来。最迷人的要数透过芭蕉叶丛投射在白墙上的光斑。微风徐来,蕉叶飒飒作响,光斑随风摇曳,灵动异常,犹如粼粼水波之荡漾。浓荫之蔽,气流之味,蕉叶之声,水波之意,如此种种无不是人由于观赏距离的不足,而求他法所感知到的。与全知全觉、静止的感知相比,何者单薄何者丰富,不辩自明!
从楼梯镂空栏板中观察芭蕉院
楼梯紧挨着芭蕉院,制造了一种随梯漫步的可能性。相对于芭蕉院而言,楼梯空间是一个较暗的空间。带着芭蕉叶绿的光透过楼梯栏板的雕花隐隐透进来。空间的气质因为粉翠的绿意而变得有了生命气息。
楼梯梯段剪出的蕉窗
与楼梯相接的是二层的廊道,人在廊中运动,宛若跌入一个芭蕉丛林之中。一个窗格是一个空间。这与外开窗开启时很自然的在其外部形成左右两道界面有关。窗洞也有了捕捉的深度。芭蕉自身又叶形丰硕,枝杆优美,体态多变,无论各种角度入画,亦不落俗。因而窗的开与不开,似开未开,半开半掩,使每个人的眼帘中吸纳进了不同的芭蕉画。它们连续在一起,排列组合成多种可能性,这种种的可能性又给出不同的连续卷轴。在不断经营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变化无常的可能性使曾经熟悉的事物再次陌生化。这种陌生化,便饱含初识的新鲜感。在这里是能创造出空间的历久弥新感的。定点视角的空间却不能:即便它让人初识时惊奇,但终究因为逐渐熟悉而失去新鲜感。
蕉窗分绿
人的活动不只局限于经过,不只是透过窗洞去观看,也有可能会探出头去仰望天空。(二层走廊的屋檐压的很低,正常的视角都几乎带着一点俯瞰的味道。因而当人一旦摆脱这一被刻意引导的方向,就会很自然的往其不被引导的仰视角度去观看。)这便求得了更新的体验。比如高高的院墙外冒进墙头来的浓阴绿意。
梁宅芭蕉院二楼尺幅画二
梁宅芭蕉院二楼尺幅画三
一角窄院,一面粉墙,一树芭蕉,一块砖台,使人在这“有尽”中求得“不尽”之意。芭蕉院的空间是非常简洁的。它的布置方式是一个屏风式的格局。以墙为画布,以芭蕉为画作的正面性是其显著的特征。然而建筑本身并没有因为这类自然的立体巨幅,去谋求一个最佳的欣赏角度。相反的它让人在官窥一豹中,不断调动身体的各项要素去获得连续完整的体验。这便引起了笔者关于体验建筑的种种思考,言在院内,意在院外!
参考文献:
<1> 潘德衡编. 宋金元明诗评选. 柳原书店,1939.
<2>(明)文震亨著. 长物志. 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0.08.
<3>(清)李渔著. 闲情偶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05.
<4> 郭彦全著. 全唐诗名句赏析.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06.
<5> 周向涛编著. 历代题画诗雅集. 合肥:黄山书社,2010.09.
推荐阅读:
1. 明代私园青藤书屋|园亭记
2.皖南五日:在稻子成熟的时节,追寻食物的脚步 |【食物的家】前线报告Ⅱ
4.不是园林,胜似园林: 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妙在哪?|园亭记
_ 完 _
作者介绍:
由作者|心匠|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联系后台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